隨著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不斷革新,服務器作為數據存儲、處理與傳輸的核心設備,其地位愈發凸顯
然而,在享受國外服務器帶來的技術便利和成本優勢的同時,我國也面臨著數據安全、網絡主權以及產業自主可控等方面的挑戰
為此,工信部對使用國外服務器進行了一系列規范與指導,旨在確保國家安全、促進數字經濟健康發展,并推動構建網絡強國
一、國外服務器使用的現狀與挑戰 近年來,隨著全球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進步,國外服務器以其先進的技術、豐富的資源和相對低廉的價格,吸引了眾多國內企業和個人的青睞
特別是在跨境電商、云服務、內容分發等領域,國外服務器憑借其全球化的網絡覆蓋和高效的數據處理能力,為用戶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務體驗
然而,這種依賴也帶來了不容忽視的風險與挑戰
數據安全風險 數據是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其安全性直接關系到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使用國外服務器,意味著大量敏感數據(如用戶信息、交易記錄、商業秘密等)需跨境傳輸,這不僅增加了數據泄露的風險,還可能被外國政府或機構利用,進行不正當的信息收集和分析,威脅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
網絡主權挑戰 互聯網已成為國家主權的新疆域
使用國外服務器,意味著將部分網絡控制權交給了外部實體,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國家的網絡主權
特別是在緊急情況下,如網絡攻擊、信息封鎖等,國外服務器的不可控性可能導致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癱瘓,影響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
產業自主可控壓力 長期依賴國外服務器,不利于我國信息技術產業的自主可控發展
一方面,國外服務器供應商可能通過技術封鎖、價格歧視等手段,限制我國企業的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另一方面,缺乏自主可控的服務器技術和產業鏈,將影響我國在數字經濟時代的國際競爭力和話語權
二、工信部規范使用的政策背景與措施 面對上述挑戰,工信部積極響應國家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發展戰略,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規范國內企業和個人對國外服務器的使用,旨在構建一個安全、開放、可控的網絡環境
加強數據出境管理 《數據安全法》和《個人信息保護法》的頒布實施,為數據出境提供了明確的法律框架
工信部配合相關部門,加強對數據跨境流動的監管,要求企業在向境外提供重要數據或個人信息前,必須完成數據出境安全評估,確保數據跨境傳輸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推動國產服務器發展 為提升服務器產業的自主可控能力,工信部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勵國內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突破關鍵技術,提升服務器產品的性能和安全性
同時,通過政府采購、稅收優惠等措施,引導市場優先選用國產服務器,加速國產服務器的市場化進程
強化網絡安全審查 工信部聯合相關部門,對涉及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的重要信息系統使用國外服務器的情況進行網絡安全審查
審查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服務器的安全性能、供應商的背景信譽、數據跨境傳輸的安全措施等,確保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安全可控
提升國際合作水平 在加強國內監管的同時,工信部也積極推動與國際社會的合作,參與制定全球互聯網治理規則,加強與其他國家在網絡安全